申請條件總體檢 3/4:我家是「F-1、H-2」嗎?快速查詢建築物使用類組

「H-2」或「F-1」如何決定「室裝許可」?一場正在影響裝修權益的「使用類組」解碼

「H-2」或「F-1」如何決定「室裝許可」?一場正在影響裝修權益的「使用類組」解碼

陳先生最近在市郊買下了一棟 4 層樓的透天厝,外觀看起來就像一般住宅。他心想:「太好了,這棟樓在 5 樓以下,又是 H-2 住宅,我打算把二樓隔成三間套房出租,正好適用『簡易室裝』!」他興奮地找來工班準備動工,覺得一切都在掌握之中。

然而,當他向建管處調閱資料時,卻得到了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。建管處人員指出:「陳先生,您這棟樓的『建築物使用執照』上,登載的類組是『F-1』,原始用途是小型醫院與護理之家,並不是『H-2』住宅。」這意味著,他不但不適用「簡易室裝」,甚至連「一般室裝」都有困難,因為他要做的,是牽涉更廣的「變更使用執照」程序,裝修標準比照醫院,必須有更高強度的防火規範與無障礙設施。

陳先生的案例,血淋淋地揭示了一個事實:決定您裝修命運的,不是房子的「外觀」或「現況」,而是那張紙(使用執照)上的「**建築物使用類組**」代碼。您以為的「H-2」(住宅),可能在法律上是「F-1」(醫院)、「G-2」(辦公室)甚至「B-3」(餐廳)。搞錯這個代碼,您的裝修計畫就可能從天堂直墜地獄。本文將教您如何快速解碼,查詢並看懂這個關鍵代碼。

「建築物使用類組」的挑戰:為什麼「直覺判斷」難衡量「H-2」的真正範圍?

「建築物使用類組」是《建築法》依據建築物的「使用強度」、「危險程度」和「消防需求」,所劃分的管理分類。但屋主在買房或裝修時,往往只憑「眼見為憑」,導致了嚴重的判斷失誤。

被忽視的價值:「用途」比「現況」更重要

這是最大的盲點。您買下的房子「現況」可能被前屋主隔成住家格局,但它的「法定用途」可能完全不是這麼回事。法律只認「使用執照」上登記的原始用途。

例如,許多屋主貪便宜,購買了「一般事務所」(G-2 類)或「工業廠房」(C 類)的物件,並將其裝修為「住宅」(H-2 類)使用,這就是俗稱的「工業宅」或「辦公室當住家」。這種行為**並非「室內裝修」**,而是**「違規變更使用」**,是更嚴重的違法行為。一旦被查獲,罰款極高且必須恢復原狀,您所有的裝潢投資將血本無歸。

舊模式的悖論:以為「類組」一成不變

許多屋主(如開頭的陳先生)以為,只要房子買下來,就可以隨意改成自己想要的用途。他們低估了「變更使用」的極高難度。法規對不同類組的「轉換」有嚴格限制,尤其是從低風險轉向高風險,或從非住宅轉向住宅。

例如,您想將一層「G-2」(辦公室)變更為「H-2」(住宅),您必須重新檢討整棟建築的結構、停車位數量、逃生梯寬度、排污納管…等等,其難度不亞於重新蓋房。因此,**在裝修前,確認「原始類組」就是您要的用途**,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。

「建築物使用類組」如何重寫規則:「H-2 住宅」與「高風險類組 (F/B)」的角色

不同的「使用類組」,直接決定了您適用的「室裝許可」等級。H-2 住宅有自己的規則,而其他高風險類組(如 F 類、B 類)則完全是另一個世界。您必須清楚知道自己在哪個「賽道」上。

新核心要素:「H-2」(住宅)的定義與限制

「H-2 類:住宅、集合住宅」。這是 99% 屋主的歸屬。確認您是 H-2 類後,您才需要去判斷下一個條件:

  • 5 樓 (含) 以下: 恭喜,您適用「簡易室裝」的快速通關。(前提是您不新增衛浴或隔太多間)
  • 6 樓 (含) 以上: 您屬於「供公眾使用」,必須申請「一般室裝」,送交建管處(或審查機構)嚴格審核。

新核心要素:「F類」(文教/醫療)的審查

「F 類」是高密度、高風險的場所。例如:

  • F-1: 醫院、診所、長照機構、護理之家。(如陳先生的案例)
  • F-3: 學校、補習班、幼兒園、托嬰中心。

只要您的房子屬於 F 類,**無論它在幾樓,一律視為「供公眾使用」**,必須用最嚴格的「一般室裝」標準審核。其防火、排煙、逃生、無障礙設施的規範,都遠高於 H-2 住宅。

新核心要素:「B類」(商業)與「G類」(辦公)的陷阱

這兩類是「住商混合」大樓中最常見的陷阱。例如:

  • B-3: 餐廳、咖啡廳。
  • G-2: 辦公室、事務所。

您若想在 G-2 辦公室「偷渡」H-2 住宅使用,就是違法。如果您想將 B-3 餐廳改成 G-2 辦公室,這也屬於「變更使用」,必須申請。切勿以為同一棟樓就可以隨意變更。

超越「直覺」:查詢「建築物使用類組」的 2 個新指標

既然「使用類組」如此重要,屋主該如何查詢?您不需要再「猜測」或「聽信」房仲、前屋主的片面之詞。您有兩個準確的官方查詢管道。

核心指標:調閱「建築物使用執照」

這是最根本、最準確的方法。它是您房屋的「出生證明」。取得方式有三:

  1. 向賣方或房仲索取: 簽約購屋前,務必請對方提供「使用執照」影本。
  2. 向地方建管處申請: 攜帶建物權狀或謄本,至各地建管處臨櫃申請調閱。
  3. 線上查詢系統: 部分縣市提供線上調閱服務,可多加利用。

拿到使用執照後,請立刻找到「使用類組及用途」欄位,看上面登載的代碼(如 H-2、F-1、G-2)是否符合您的裝修目的。

輔助指標:全國建築執照存根線上查詢

在您還沒拿到紙本使照前,可以利用內政部營建署的「**全國建築管理資訊系統**」。

  • 進入系統後,點選「執照存根查詢」。
  • 輸入您房屋的「地號」或「建照號碼」(可從謄本上查得)。
  • 系統會顯示該建照的「核准用途」,您就能初步判斷其登記的類組。

關鍵類組查詢儀表盤:常見代碼與裝修陷阱

為了幫助您快速解碼,我們整理了最常見的類組及其「室裝許可」的關聯性:

類組代碼 法規名稱 (範例) 室裝許可 關鍵陷阱
H-2 住宅、集合住宅 是唯一合法的「住家」。陷阱在於:5 樓以下(簡易室裝)或 6 樓以上(一般室裝)?
F-1 醫院、診所、長照機構 高風險。一律「供公眾使用」,審查極嚴。改住家需「變更使用」。
F-3 學校、補習班、幼兒園 高風險。一律「供公眾使用」,消防與無障礙標準高。
G-2 一般事務所、辦公室 「工業宅」陷阱。嚴禁變更為 H-2 住宅使用,違者重罰。
B-3 餐廳、飲食店 消防排煙、油水分離規範嚴格。改為他用(如辦公)需變更使用。

「建築物使用類組 查詢」的未來:一個關於「合法性」與「風險」的選擇

「建築物使用類組」是您裝修的「地基」。地基不對,蓋得再漂亮,都是違章建築。它不是一個可以妥協或忽視的選項。

您可以選擇在簽約前,花 10 分鐘查詢「使用執照」,確保您的裝修計畫建立在「合法」的地基之上。或者,您可以選擇忽視這個代碼,用「直覺」和「僥倖」去賭一個不確定的未來,承擔所有裝潢付諸流水的風險。

您的選擇,決定了您的裝修,是「資產的增值」,還是一個「即將引爆的負債」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