區塊鏈遊戲 (GameFi) 專題 2/4:StepN 與 M2E (Move-to-Earn) 模式:走路賺錢的虛與實

區塊鏈遊戲 (GameFi) 專題 2/4:StepN 與 M2E (Move-to-Earn) 模式:走路賺錢的虛與實

區塊鏈遊戲 (GameFi) 專題 2/4:StepN 與 M2E (Move-to-Earn) 模式:走路賺錢的虛與實

想像一下您為了健康,下載了一款免費的跑步 App(例如 Nike Run Club)。您每天努力地跑步 5 公里,App 忠實地記錄了您的數據,並獎勵您一枚閃亮的「數位徽章」,以及一張可以分享到 Instagram 的成就圖。您獲得了「成就感」,但僅此而已。您是「免費」的,您的「健康數據」被 App 公司無償收集,並成為了他們的產品。

這就是「舊世界」的健康激勵:您的付出,換來的是「內在」的虛擬榮譽。

然而,在 2022 年的春天,一種全新的模式引爆了加密世界。成千上萬的人花了 1000 美元,只為購買一雙「虛擬 NFT 運動鞋」。接著,他們穿上「真實」的跑鞋出門跑步,打開一個叫 **StepN** 的 App。10 分鐘後,他們賺取了價值 20 美元的加密代幣,並立刻在交易所賣出。他們真的靠「走路賺錢」了。

這就是 **M2E (Move-to-Earn)** 模式的瘋狂崛起。它首次將「人類最基礎的活動(移動)」與「真實的經濟回報」掛鉤。但這究竟是一場可持續的健康革命,還是一場註定崩盤的金融泡沫?本篇專題將深入解析 StepN 模式的「虛」與「實」。

M2E 的挑戰:為什麼「免費健身 App」難以提供「真實經濟激勵」?

在 StepN 出現之前,健身 App 已是紅海市場。但它們都面臨一個共同的「盲點」:它們無法將用戶的「健康付出」,轉化為「可流通」的經濟價值。它們的激勵系統是封閉且脆弱的。

舊模式的悖論:數位徽章的「內在價值」 vs. 「外在價值」

傳統健身 App 獎勵您的「徽章」、「積分」或「排行榜」名次,這些被稱為「內在動機」(Intrinsic Motivation)。您是為了自我實現和社群炫耀而去跑步。但這種激勵是短暫的。

這些「徽章」沒有「外在價值」。您不能將您的「Nike 1000 公里成就徽章」拿到 eBay 上賣 10 美元。它是一個 100% 鎖死在平台內的、無法流通的「數據紀念品」。它無法為您支付下一雙跑鞋的帳單。

「免費」的代價:用戶即是產品

您之所以能「免費」使用這些 App,是因為「您」和您的「數據」才是真正的產品。這些公司收集您(匿名化)的跑步路線、健康狀況、活躍時段等數據,並將其打包用於廣告、研究或銷售。您用您最寶貴的「個人數據資產」,換取了一個「免費」的計步器功能。

被忽視的價值:短暫的「三分鐘熱度」

傳統健身 App 最大的挑戰是「用戶留存率」。絕大多數用戶都在下載後的 30 天內流失。為什麼?因為單靠「毅力」和「虛擬徽章」的激勵是極其脆弱的。當新鮮感退去,或天氣變冷時,「明天再跑吧」的惰性就會壓倒一切。

StepN 如何重寫規則:「NFT 運動鞋」 與 「雙代幣經濟」的角色

StepN 的天才之處,在於它將「GameFi」的雙代幣模型,巧妙地嫁接到「健身」這個人類剛需上。它為「跑步」這件事,提供了史無前例的、強大的「外在經濟激勵」。這個引擎由兩大核心要素驅動。

新核心要素:NFT 運動鞋 (The Sneaker) — 您的「入場券」與「生產工具」

這就是 M2E 模式的第一道高牆,也是其經濟模型的起點。在 StepN 中,您不能「免費」開始賺錢。您必須先在市場上,使用加密貨幣(如 SOL 或 GMT)購買一雙「NFT 運動鞋」。

這雙「虛擬」運動鞋,就是您的「生產工具」(或稱「數位資產」)。它決定了您「賺錢」的效率:

  • 鞋子類型 (Type): 分為「走路鞋」(Walker)、「慢跑鞋」(Jogger)、「快跑鞋」(Runner) 等,對應不同的「最佳時速區間」。
  • 屬性 (Attributes): 決定了您的賺錢效率 (Efficiency)、幸運度 (Luck,影響 NFT 寶箱掉落)、舒適度 (Comfort) 和耐用度 (Durability)。
  • 能量 (Energy): 您的「體力值」。您每天能「賺錢」的時間是有限的(例如 10 分鐘)。能量會隨時間緩慢恢復。

這個「付費門檻」的設計,在初期(牛市)被證明是病毒式傳播的關鍵:高昂的 NFT 鞋價,創造了巨大的「回本」預期和「炫耀」價值。

新核心要素:雙代幣模型 (GST/GMT) — 巧妙的「薪水」與「股權」設計

如同 Axie Infinity,StepN 也採用了「雙代幣模型」,試圖平衡其經濟:

  • GST (Green Satoshi Token): 這是「功能型代幣」,即您跑步時賺到的「薪水」。GST 是「無限增發」的。您跑步時「產出」(Mint) GST,同時您也需要「消耗」(Burn) GST 來「修復」您的 NFT 運動鞋(它有磨損值)、升級鞋子、或「繁殖」出新的鞋盒。
  • GMT (Green Metaverse Token): 這是「治理代幣」,即 StepN 宇宙的「股票」。GMT 總量固定(60 億枚),代表了平台的「價值」和「治理權」。在遊戲後期,GMT 也被設計為更高級別的「消耗」代幣(例如升級到頂級跑鞋)。

超越「走路賺錢」:M2E 模式的 3 個殘酷現實

「走路賺錢」的口號,在 2022 年的春天創造了神話。StepN 的治理代幣 GMT 價格飆漲,一雙 NFT 運動鞋的地板價高達 1000 美元以上,玩家的「回本週期」一度縮短到 30 天以內。然而,這個神話建立在一個極度脆弱的基礎上,暴露了 M2E 模式的 3 個殘酷現實。

核心現實:「昂貴的入場券」與「龐氏依賴」

許多新手會問:「我只是想跑個步,為什麼得先花 1000 美元買鞋?」這就是 M2E 1.0 的致命缺陷。這個系統的運作,極度依賴「新玩家」的資金流入。

新玩家花 1000 美元買鞋,這筆錢流入了「老玩家」的口袋(因為老玩家正在市場上出售他們「繁殖」出來的新鞋)。而老玩家跑步賺到的「GST」(薪水),其價值也必須靠「新玩家」的入場費來「接盤」和「支撐」。

核心現實:GST/GMT 的「死亡螺旋」 — 經濟模型的內在缺陷

這個模式在「熊市」中會立刻失靈。當加密市場轉熊,新玩家不再 FOMO,入場速度減緩時,災難性的「死亡螺旋」便開始了:

  1. 新玩家減少 → NFT 運動鞋需求下降 → NFT 地板價暴跌。
  2. 新玩家減少 → 沒人需要「繁殖」新鞋 →「GST」(薪水)的核心消耗場景消失。
  3. 但「老玩家」仍在每天跑步,「產出」海量的 GST。
  4. GST 的「供應」遠大於「需求」,導致 GST 幣價崩盤。
  5. GST 幣價崩盤 →「走路賺錢」的收益歸零 → 老玩家恐慌性拋售 NFT → NFT 地板價進一步歸零。

StepN 的神話,在幾個月內就因這個無法避免的經濟規律而破滅。

【儀表盤:M2E 模式的理想 vs. 現實】

這張儀表盤總結了 StepN 所揭示的 M2E 模式的虛與實:

評估維度 M2E 的「理想」 (The Hype) M2E 的「現實」 (The Truth)
核心動機 獎勵健康生活,讓跑步更有趣。 獎勵「金融投機」,「健康」只是包裝。
價值來源 玩家的「健康數據」和「行為」。 「新玩家」入場費(龐氏結構)。
經濟模型 GST/GMT 雙代幣實現永動機。 無限增發的 GST,註定走向「死亡螺旋」。
用戶角色 健身愛好者、玩家 (Player) 投機者、數位勞工 (Grinder)
可持續性 只要人類還在走路,它就能持續。 只要「新玩家」停止入場,它就瞬間崩盤。

M2E 的未來:一個關於「健康」與「金融」的選擇

StepN 和 M2E (Move-to-Earn) 模式,是 GameFi 歷史上一場極其 brilliant(巧妙)但也極其危險的「金融實驗」。它用「走路賺錢」這個無比誘人的口號,在幾個月內吸引了數百萬圈外用戶,完成了 Web 3.0 的大規模用戶教育。

但它的崩盤也給我們上了最慘痛的一課:**任何一個試圖將「金融收益」(Earn) 置於「內在樂趣」(Fun) 或「真實效用」(Utility) 之上的系統,都註定是短命的。**

當「賺錢」的動機消失時,「跑步」這個行為本身,是否還足以支撐這個遊戲?這為 M2E 的未來留下了一個哲學選擇:我們是該繼續設計更複雜的「金融遊戲」,試圖延長泡沫?還是該回歸本質,真正去思考,區塊鏈技術(例如 NFT 所有權)如何能「輔助」而不是「綁架」我們的健康生活?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