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Auto黨」如何解放雙手?一場正在解密「AI戰鬥邏輯」的自動化革命
你一定有過這樣的崩潰瞬間:作為一個忠實的「Auto黨」,你自信地點下了「自動戰鬥」按鈕,開始刷「模擬宇宙」或「混沌回憶」。你眼睜睜地看著你的「丹恆・飲月」在戰技點滿溢時只A了一下普攻,卻在戰技點只剩 1 點時,試圖強行施放三段強化普攻(當然,他失敗了);你的「停雲」把珍貴的戰技 Buff 上給了「羅剎」;你的隊伍戰技點瞬間清零,循環大亂,最終飲恨團滅。
這種令人血壓飆升的行為,被玩家們統稱為「AI 耍笨」。
然而,與此同時,另一位「Auto黨」玩家的隊伍卻行雲流水。他的「佩拉」和「羅剎」全程普攻,穩定產出戰技點;他的「刃」和「克拉拉」不耗戰技點,卻打出了成噸的傷害;他的「三月七」AI 自動鎖盾給克拉拉,完美觸發反擊。他輕鬆掛機,資源滿袋。
這中間的差距,並非運氣或AI偏心,而是這位玩家深刻理解了《崩壞:星穹鐵道》隱藏的「AI 戰鬥邏輯」。他沒有試圖「設定 AI」,而是「順應了 AI」。本篇將為你徹底解密 AI 的決策機制,教你如何組建一支讓 AI 不再耍笨的隊伍,這將是一場真正解放你雙手的自動化革命。
AI 耍笨的挑戰:為什麼「默認AI」難衡量「戰術優先級」?
「Auto黨」最大的痛點,就是 AI 的決策邏輯往往與玩家的「戰術優先級」背道而馳。AI 看不到「大局」,它只會遵循寫死在程式碼裡的簡單規則。如果你用「手操」的思路去組建「Auto」隊伍,就等於是讓一個只會加減法的小學生去做微積分,其結果自然是災難性的。
戰技點的悖論:無差別的技能釋放
AI 對戰技點(SP)的管理堪稱「混亂」。它沒有「為爆發期囤點」或「為生存位留點」的概念。它的邏輯往往是:「如果戰技點 $\geq$ 某個閾值(例如 3 點),且我是個輸出,那我就該放技能。」這導致了毀滅性的後果。
【案例】:以「丹恆・飲月」為例,他是手操的上限之王,卻是 Auto 的絕對地獄。手操玩家會精確計算,讓全隊普攻為他攢 3 點 SP,然後打出毀天滅地的三段強化普攻。而 AI 的邏輯是:「我是飲月君,我需要 3 點 SP。但現在只有 2 點… 管他的,我先放個二段強化普攻!」結果,傷害沒打滿,SP 也耗盡了,隊伍的生存位連一口治療都放不出來。
目標選擇的混亂:從「集火」到「雨露均霑」
如果你不手動「鎖定集火目標」,AI 的攻擊邏輯就會變得非常隨機。它可能會去攻擊一個滿血的小怪,而不是你急需擊破的精英怪。在「虛構敘事」這類需要 AOE 清雜的場合,AI 又可能固執地去攻擊那個血厚防高的 Boss,完全無視旁邊一碰就碎的雜兵,導致無法觸發「姬子」和「黑塔」的追擊連鎖。
輔助的迷茫:錯誤的增益目標
AI 輔助(如同諧)的邏輯通常是「將 Buff 施加給隊伍中『攻擊力』最高的單位」。這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有效的。但當隊伍中有特殊機制時,AI 就會立刻「耍笨」。
【案例】:玩家的隊伍是「克拉拉」(主C)、「停雲」(輔助)和「羅剎」(治療)。羅剎因為穿了攻擊治療套,面板攻擊力意外地高。AI「停雲」在計算後,判定羅剎的攻擊力高於克拉拉,於是興高采烈地把「賜福」(戰技 Buff)和終結技全都丟給了羅剎。這就是 AI 邏輯的僵化所導致的經典「耍笨」場景。
AI 戰鬥邏輯 如何重寫規則:「命途權重」與「SP管理」的角色
要讓 AI 變「聰明」,你必須先理解 AI 的「思考模式」。AI 的行為,完全基於一套內建的「命途權重」和「SP管理」規則。你無法改變這些規則,但你可以利用它們。
解密AI的「命途」優先級
AI 在決定行動時,會首先判斷自己的「命途」,並執行對應的優先指令。這套指令的優先級,決定了你的隊伍能否和諧運作。
- 豐饒 (Abundance) / 存護 (Preservation): (最高優先級) AI 的首要任務是「保證生存」。它們會不斷檢查隊友血量。一旦有隊友的 HP 低於某個閾值(通常是 50% 或 70%),它們會**不惜一切代價**(哪怕戰技點為 0)也要施放戰技(治療/護盾)。如果全隊安全,它們則傾向於普攻產點。
- 同諧 (Harmony): (中優先級) AI 的任務是「施加增益」。它們會檢查「關鍵隊友」(通常是最高攻擊力者)身上的 Buff 是否存在。如果 Buff 消失了,它們就會施放戰技。如果 Buff 還在,它們則傾向於普攻。
- 虛無 (Nihility): (中優先級) AI 的任務是「施加減益」。它們會檢查「當前目標」身上的 Debuff 是否存在。如果不存在或即將消失,它們會施放戰技。否則,傾向於普攻。這使得「佩拉」這類虛無角色在 Auto 下非常節省 SP。
- 毀滅 / 巡獵 / 智識: (低優先級) AI 的任務是「造成傷害」。它們的邏輯最簡單粗暴:如果戰技點足夠(例如 $\geq$ 3 點),它們就會施放戰技。它們是隊伍中「SP 的主要消耗者」。
戰技點 (SP) 的AI管理學
AI 對 SP 的管理,並非共享的,而是「各自為政」的。每個角色在行動時,都會根據自己的「命途」和「當前SP總量」來獨立決策。這就是為什麼「毀滅」命途的 AI 總是在「SP $\geq$ 3」時搶著用點,而「豐饒」命途的 AI 則會在你最需要它產點時,突然決定插隊用 SP 治療一個血量 70% 的隊友。
[分散Q&A] 為什麼我的停雲會亂上Buff?
這在前面已經提過,核心原因是 AI 對「同諧」的邏輯是「Buff 隊伍中攻擊力最高的單位」。如果你的隊伍配置(例如光錐、遺器)導致你的治療者或副C的「面板攻擊力」超過了主C,AI 就會毫不猶豫地把 Buff 丟錯人。解決方案很簡單:**確保你的主 C 永遠是全隊面板攻擊力最高的那一個**,哪怕是給他換一把高白值的武器。
超越「默認Auto」:打造「AI 友好型」隊伍的 3 大策略
你無法「設定」AI,但你可以「組建」一支讓 AI 變聰明的隊伍。這套新策略的核心,是從「為手操設計隊伍」轉變為「為 AI 邏輯設計隊伍」。
策略一:SP 產出與消耗的「黃金比例」
這是「Auto黨」的最高準則。你必須打造一支「SP中立」或「SP正收益」的隊伍。這意味著,你的隊伍中,至少要有 2-3 個角色的 AI 邏輯是「傾向於普攻產點」的。
【案例】:一個完美的「Auto隊」範例:「羅剎」(豐饒,AI只普攻)+「佩拉」(虛無,AI多普攻)+「刃」(毀滅,AI只普攻)。這三個人組成了「SP永動機」,可以讓第四個位置的「SP消耗大戶」(如布洛妮婭、鏡流)在 Auto 模式下也能安心施放戰技,而不用擔心 SP 耗盡。
策略二:利用「AI 偏好」來排定順序
有時候,AI 的「耍笨」反而是你所需要的。你可以利用 AI 的「命途權重」來打出精妙的配合。
【案例】:「克拉拉」(毀滅)+「三月七」(存護)。克拉拉的核心機制是「受擊反擊」。三月七的 AI 邏輯(存護)是「優先為『高嘲諷值』或『低血量』的隊友上盾」。而克拉拉的戰技和終結技都會大幅提高自身嘲諷值。這兩個 AI 放在一起,會產生完美的化學反應:AI 三月七會「智能地」將護盾(帶嘲諷)施加給克拉拉,這正克拉拉最需要的。這就是利用 AI 偏好打出的 1+1 > 2 的效果。
[分散Q&A] 為什麼我的飲月君(DHIL)在Auto時總是毀滅隊伍?
因為他的 AI 邏輯是「毀滅」命途的極端體現:**「有 SP 就想打滿三段強化」**。AI 無法理解「控點」,它只知道「滿額輸出」。只要 SP $\geq$ 3,它就會毫不猶豫地消耗掉。這使他成為「Auto隊」的頭號黑名單。如果你堅持要讓飲月君 Auto,你的隊伍中另外三人**必須**是「羅剎」、「佩拉」這類 AI 邏輯 100% 普攻產點的角色,才能勉強維持 SP 平衡。
核心指標:「AI 友好度」儀表盤
為了幫助「Auto黨」解放雙手,我們根據 AI 的戰鬥邏輯,製作了這張「AI 友好度」儀表盤。在組建你的自動戰鬥隊伍時,請優先選擇「AI 天堂」中的角色。
「Auto黨」角色紅黑榜儀表盤 (V1.0)
| 陣營 (Camp) | 角色範例 (Example) | AI 戰鬥邏輯 (AI Logic) & 點評 (Comment) |
|---|---|---|
| 🟢 AI 天堂 (AI Heaven) | 羅剎 (Luocha) | (豐饒) 邏輯:HP < 50% 時自動觸發戰技(不耗SP)。AI 幾乎只普攻產點。評語:Auto 黨的絕對真神。 |
| 🟢 AI 天堂 (AI Heaven) | 佩拉 (Pela) | (虛無) 邏輯:終結技 > 戰技。AI 傾向於普攻產點,只在Debuff消失時補戰技。評語:高效產點減防,AI不耍笨。 |
| 🟢 AI 天堂 (AI Heaven) | 刃 (Blade) | (毀滅) 邏輯:戰技為Buff型,AI 會保持Buff,主要輸出靠普攻(不耗SP)。評語:SP消耗極低,Auto隊核心。 |
| 🟡 AI 尚可 (AI-Tolerant) | 停雲 (Tingyun) | (同諧) 邏輯:優先Buff最高攻擊力。評語:只要主C攻擊力最高,AI就表現良好。但充能時機可能不完美。 |
| 🟡 AI 尚可 (AI-Tolerant) | 克拉拉 + 三月七 | (毀滅+存護) 邏輯:AI (三月七) 優先盾高嘲諷值(克拉拉)。評語:1+1>2,AI會自動打出完美配合。 |
| 🔴 AI 地獄 (AI Hell) | 丹恆・飲月 (DHIL) | (毀滅) 邏輯:有SP就想打「三段強攻」。評語:AI界的戰技點黑洞,會榨乾全隊。 |
| 🔴 AI 地獄 (AI Hell) | 青雀 (Qingque) | (智識) 邏輯:有SP就想「摸牌」,直到「不求人」。評語:飲月君的四星版,SP 毀滅者。 |
| 🔴 AI 地獄 (AI Hell) | 布洛妮婭 (Bronya) (E0) | (同諧) 邏輯:有SP就想拉條。評語:會和主C亂速,並高速消耗SP。Auto黨慎用 (E1後稍好)。 |
AI 戰鬥邏輯的未來:一個關於「信任」與「掌控」的選擇
AI 戰鬥邏輯,既不是你的敵人,也不是你的僕人,它只是一套固定的「規則」。你對它「耍笨」的憤怒,往往來源於你試圖強迫它執行它無法理解的「手操」戰術。
這最終引向了一個關於你遊戲哲學的選擇:你是要成為一個「掌控者」,享受手動操作、精確計算每一個戰技點和終結技時機的樂趣?還是要成為一個「信託者」,精心構築一支「AI 友好型」隊伍,將執行權完全交給 AI,享受解放雙手、運籌帷幄的「掛機」快樂?
解密 AI 戰鬥邏輯的真正目的,不是為了抱怨,而是為了「理解」。只有理解,你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,無論是「掌控」還是「信任」,都能讓你真正享受這趟開拓之旅。